中新網1月11日電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音訊,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安排對非阻燃(耐火)電線電纜產品展開了國家監督專項檢查(以下簡稱專項檢查)。本次專項檢查共檢查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49家企業出產的349批次產品。經查驗,18家企業出產的18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5.2%。
圖為海底電纜。 王東明 攝
按企業出產規模區分,檢查的大、中、小、微型企業別離占檢查企業總數的0.9%、9.5%、67.0%、22.6%,產品檢查合格率別離為100%、97.0%、95.7%、91.1%。
按檢查產品類型區分,檢查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125批次、聚氯乙烯絕緣電線電纜217批次、通用橡套軟電纜電線7批次,產品檢查合格率別離為88.8%、98.2%、100%。
通報指出,本次專項檢查要點對產品結構尺度、電功能、機械物理功能、制品電纜功能四個方面共26個項目進行了查驗。經查驗,不合格產品首要質量問題會集在結構尺度、電功能、機械物理功能、制品電纜功能四個方面,包含絕緣最薄處厚度、導體電阻、絕緣老化前抗張強度、絕緣老化前開裂伸長率、絕緣老化后抗張強度、絕緣老化前后抗張強度改變率、絕緣老化后開裂伸長率、絕緣老化前后開裂伸長率改變率、絕緣熱延伸、絕緣縮短實驗、絕緣失重實驗、護套老化前抗張強度、護套老化后抗張強度、護套失重實驗和曲撓實驗等項目。
一是結構尺度方面。檢測了349批次產品的絕緣最薄處厚度,其間1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9.7%,不合格原因是未挑選適宜的模具、未正確地調整模具之間的間隔、制品出廠查驗把關不嚴。
二是機械物理功能方面。檢測了114批次產品的絕緣縮短實驗項目,其間6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4.7%,不合格原因首要是運用的交聯絕緣材料不符合要求或交聯出產工藝操控不到位。
檢測了349批次產品的絕緣老化前抗張強度、絕緣老化前開裂伸長率項目,均有2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均為99.4%,檢測了224批次產品的絕緣老化后抗張強度、絕緣老化后開裂伸長率項目,均有1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均為99.6%,檢測了349批次產品的絕緣老化前后抗張強度改變率、絕緣老化前后開裂伸長率改變率項目,均有2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均為99.4%,檢測了132批次產品的絕緣熱延伸項目,其間1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9.2%,不合格原因首要是電纜的絕緣原材料原料不符合要求。
檢測了229批次產品的護套失重實驗項目,其間8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6.5%;檢測了308批次產品的護套老化前抗張強度項目,其間1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9.7%;檢測了301批次產品的護套老化后抗張強度項目,其間1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9.7%,不合格原因首要是電纜的護套原材料原料不符合要求。
三是電功能方面。對349批次產品均進行了導體電阻實驗,其間1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9.7%,不合格原因首要是運用的導體束絞加工工藝操控不到位。
四是制品電纜方面。對126批次產品進行了曲撓實驗,其間有1批次不合格,項目合格率為99.2%,不合格原因首要是導體絞合時,束絲節距過大或許束絲不均勻導致導體部分抗曲折才能達不到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