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走低,盈余不達觀,怎么防止走下坡路,這是眼下三星亟待解決的難題。
三星
數據研究組織Counterpoint Research近來發布了全球第三季度(7月-9月)商場數據,三星仍以19%的商場份額占有全球榜首。但相較去年同期,這一數據下降了3個百分點。三星手機全球出貨量也從去年同期的8330萬臺降為本年的7230萬臺。
除了銷量走低,三星第三季度的盈余狀況也不達觀,其移動事務經營贏利為2.2萬億韓元(19.5億美元),較上一季度下降逾30%。此外,我國商場份額的大幅縮水,也令投資者憂慮其在國際商場增加的可繼續性。
在三星商場份額不斷走低的一起,其競爭對手的商場占有率卻在穩步提高。
全球聞名調研組織IDC數據顯現,華為Q3的商場占有率為14%,較去年同期增加4個百分點;蘋果手機的全球商場份額則占到了12%。此外,新列入全球前五名的兩個我國品牌小米和OPPO,別離占全球商場份額的9%。
三星手機的事務危機也影響到了其在資本商場的體現。據金融信息企業Fnguide,到本年11月14日,三星集團旗下16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為418.33萬億韓元(約合3695億美元),較上年年末的475.12萬億韓元下降11.95%。而作為三星集團旗下市值最高的公司,三星電子市值本年已下降13.94%,為283.92萬億韓元,其主要原因或為投資者憂慮三星電子半導體銷量將下滑。
我國商場被很多國外品牌視作星斗大海,而現在,“爆破門”后的三星在這里逐步星“沉”大海。
2016年8月19日,Note7手機在全球開端出售,卻在短期內被許多用戶投訴新手機充電發熱、起火乃至爆破等問題。2016年9月2日,三星宣告在全球召回該款手機,卻獨獨將我國掃除在外。這一行動深深傷害了我國顧客,也導致了三星手機在我國商場的“滑鐵盧”。
作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商場,我國商場正日趨飽滿。2018年上半年全體商場容量繼續減縮之下,三星在華商場份額增加更加乏力。
依據賽諾數據,2018年1-6月份,OPPO(3813萬臺)、vivo(3551萬臺)、蘋果(3211萬臺)、華為(3057萬臺)、榮耀(2839萬臺)、小米(2670萬臺)六大品牌組成了榜首集團,位居第七的魅族上半年銷量則不到700萬臺,三星更是被遠遠甩開。
跟著我國手機企業在國際商場的不斷發力,三星的國際商場位置也面臨著巨大的應戰。
在三星主導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智能手機商場,小米、OPPO和vivo等我國手機商的快速開展正在改動這些國家的商場格式。據Counterpoint,小米在第三季度在印度的商場份額為27%,其次是三星,占23%。此外,傳音手機在非洲、華為手機在歐洲及中東也都占有了安穩的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