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藏絕緣電纜(Mineral Insulated Cable)簡稱MI電纜?,F在按結構特性能夠分為剛性和柔性兩種。剛性礦藏絕緣電纜是19世紀末瑞士工程師Arnold Francois Borel提出的想象,并于1896年取得專利權,1934-1936年法、英投入出產今后開展很快。
我國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研發,開端用于軍事范疇,80年代中期開端工業化出產,并逐漸被修建范疇全面承受并運用。至今已一百多年的前史,在現代工業產品中該產品的運用前史實屬稀有。
上世紀70年代,日本把耐高溫的云母礦石研發成或環繞曲折的云母帶,發明晰運用方便、出產簡略的NH型耐火電纜。
但NH型耐火電纜在運用中,火焰溫度高于攝氏750度時,無法滿意現代修建的需求,加之該系列產品受火不能防水噴淋和機械碰擊,這些的缺點,用戶只能無法的從頭挑選了上個世紀的產品(BTTX)。
因為本來的剛性礦藏質絕緣電纜在運用中的可靠性、出產及敷設方面的相關缺點,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現已退市,柔性礦藏質絕緣電纜成為現代防火范疇中的主流產品。